守護食安 11種生鮮選購技巧
|
2014/12/11 |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國內食品安全接二連三出包,重創台灣「美食王國」的形象,更讓民眾吃的膽顫心驚,因此衛生福利部邀集國內各大學食品營養相關科系的師生擔任種子講師,教導國中小學生瞭解生鮮食材的選擇和保存方法,讓食安衛生的教育向下紮根,進而預防食安問題的發生。
![]() 衛福部食藥署推動「食品安全守護聯盟」計畫,號召大專院校營養相關科系師生擔任種子講師,到各校園宣導食安教育。左為食藥署代理署長姜郁美,右為藝人Janet。(攝影/駱慧雯)
食安守護聯盟計畫的主持人、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陳俊榮表示,今年是計畫施行的第一年,食安教育宣導著重於食材的選擇和保存方法,種子講師以營養相關科系師生為主,明年預計擴大餐飲相關系所的師生加入,衛教重點將偏重於容器的選擇和如何辨識產品的標示。 【生鮮食材選購技巧】
![]() 烹飪達人陳麒文展示以新竹在地食材的桔醬和柿餅,製作的創意壽司。(攝影/駱慧雯)
【食物/食材保存法】 食物和食材的保存方法,若常溫保存,不可直接放在地上,應放在涼爽、乾燥、通風的地方。放在冰箱保存時,應確保冷藏溫度在7℃以下、冷凍溫度低於負18℃,擺放食物時需注意生食在下、熟食在上,以免生食汁液污染熟食,冰箱容量保有一半空間以讓冷氣流通,更重要的是每星期清理一次冰箱。 此外,食物保存越久,營養流失越快,腐壞或發霉的機會越高,因此最好趁食材新鮮時吃完。若吃不完而放入冰箱冷藏保存,蔬果最多只能擺3至4天,熟食則建議以2天為限。
![]() 實際大學的種子講師以生動的話劇表演方式,向國中小學生傳達食品安全的重要觀念。(攝影/駱慧雯)
食安守護聯盟元年 萬名學員響應 衛福部於9月中旬成立「食品安全守護聯盟」,在全國北中南各大專院校成立5個聯盟中心,共有13個種子教育系所、960名食品營養相關系所的師生響應,擔任種子講師,以講座、戲劇、遊戲、趣味競賽等方式,深入國中、國小校園做食安衛教宣導,迄今已達102場次,總計有1萬200名學員參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
引用自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11&f_SUB_ID=1719&f_ART_ID=55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