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餐桌到產地/【新聞延長線】在地好食材攻略本
  • 2012/1/31
  • |
  • 欣傳媒
  • |
  • 郭至楨、黃哲斌/台北報導

 

 

 

全球化浪潮下,跨國食材大規模生產與運銷,衝擊許多國家的在地農業,台灣也是其一。近年在減少碳排及樂活風潮中,掀起一股「在地生產、友善小農、倫理消費」的反思行動,提倡消費者應盡量採購當地食材、縮短食物里程,歐美日甚至透過社區採購力量,建立「社區協力農業(CSA)」的產銷模式;反觀台灣,如果你想支持本地小農,以合理價格生產相對無毒的農漁畜牧產品,應該上哪裡找?

台灣不乏在地食材的推廣者,他們各有不同出發點,有的基於公平交易的理念、有的期望提升本土農業、有的標榜有機無毒、有的出自宗教情懷。以後者為例,目前全台高達八十幾家店面的「里仁商店」,源頭就是因不忍殺生,以宗教信仰開拓本土有機食材,特點是不陳售肉品等葷食。

除了宗教團體,部分非營利組織以社會企業的精神,經營在地食材通路,最知名的是「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他們在各縣市設立類似超市的分社,除了販賣各種食材,也有相對自然健康的乾糧、食品、清潔劑、保養品。

此外,台灣各地出現一些小農市集,他們大多利用假日,由農人直接設攤面對消費者,一來讓消費者直購新鮮食材,二來讓小農省下運銷體系的高昂成本。目前較知名的是台北的248農學市集、林口台地農夫市集,台中的合樸農學市集、高雄的微風市集;各大學周邊也有諸如台大彎腰市集,清大綠市集、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等等。

近十年來,類似「穀東俱樂部」賴青松等新農人,紛紛投入農作實務或食材銷售,知名者如「掌生穀粒」的稻米、「大王菜舖子」的蔬果,越來越多具行銷概念的年輕人成立工作坊,或是社區營造團體發起協會,投入有機食材的種植與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食材」並非都是有機食材,而是相對尊重環境、尊重生產者、縮短產銷里程的消費方式;因國情不同,「在地」的定義並無一致,各國大多以「一天內開車可達」為折衷標準。

台灣有機認證與生產履歷的制度尚未完備,如何挑選健康無毒的在地食材,目前也無通用準則,有些團體開始利用網路平台的特性,希望藉由資訊透明與知識傳遞,促進在地食材的訊息流通及直接交易,具代表性的是「好樣綠生態農產品銷售平台」及「上下游新聞市集」。

引用自http://www.xinmedia.com/n/news_article.aspx?newsid=33919&type=1

天一專業養殖場-真正堅持純天然的頂級SPA鱸鰻養殖場
完全以自然生態環境 引用純淨無汙染的山泉水養殖
讓SPA鱸鰻的生長更健康 完全不用擔心有化學物品及重金屬問題
任何SPA鱸鰻的養殖問題或您想直接購買
歡迎來電 鱸鰻達人 0935-919404 
(若電話未接可能是鱸鰻達人正在忙碌中,我們一定會再回電給您的呦!)

arrow
arrow

    天一專業養殖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